3月31日由中國機器人網主辦的中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論壇——協作機器人應用場景技術研討會(深圳站),我們邀請了七位在協作機器人領域深耕多年的從業者們,以多種角度為我們深入介紹了協作機器人。中國機器人網通過整理,希望帶領讀者們踏入協作機器人的大門,共同來探索協作機器人的無限可能。以下是第二期,達明機器人銷售經理陳海平——《協作機器人讓自動化變得簡單快速》。
傳統工業型機器人常見于以下十類工作項目:弧焊、電焊、物料搬運、設備維護、噴涂、裝箱碼垛、組裝、機械加工、打膠與檢查等。受其工作場景的限制,它們的工作具有4D的特點就是Dangerous(危險), Dull(枯燥), Dirty(臟污)與Dumb(簡易) 。因此在需要大量手工作業的工作、需要靈活地組裝復雜的零件與小量多樣產品的生產上,工業機器人都無法滿足它們。此時,具有感知能力、安全、靈活、易用、便捷的協作機器人出現就彌補了工業機器人的不足。
協作機器人,顧名思義,就是機器人與人可以在生產線上協同作業,充分發揮機器人的效率和精度及人類的智能。這種機器人不僅性價比高,而且安全方便,能夠極大地促進制造企業的發展。未來的智能工廠是人與機器和諧共處所締造的,無須工作圍欄。既完成傳統的“人干不了的、人不想干的、人干不好的”任務,又包括能夠減輕人類勞動強度、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復雜任務。正因如此,人機協作可被看作新型工業機器人的必有屬性。
3S助達明機器人搶占協作市場
自2012年,達明協作機器人就開始涉足機器人項目,最后評估協作機器人市場巨大,后開始大力發展協作機器人。達明機器人具有智能(SMART)、簡單(SIMPLE)與安全(SAFE)的特點。
在智能上,達明機器人內置視覺系統,無須擔心如何整合復雜的視覺組件、自動矯正視覺系統的參數、對象偵測、影像增強、條形碼讀取、使用簡易的用戶接口實現自動化任務。在簡單應用上,達明將控制手臂需要的各種功能模塊化,做成節點,直接拖拉節點即可做流程編寫,邏輯清晰。即使是無軟件設計能力和機器人控制經驗的工程師也可以操作。在安全上,當機器人手臂碰撞到物體或人體時,會立即停止,符合TS 15066與ISO 10218-1 人類與機器人協同工作安全要求。并且達明已有數名工程師通過德國TUV萊茵10218-2認證,當設備在完成現場風險評估(Risk Assessment)滿足ISO 10218-2規范后,即可不須圍籬,人機共工。
協作機器人具有以下幾個優勢,即安裝和系統集成的總成本更低;協作型手臂可以在線外進行項目的設計和調試,然后把設備和手臂被推到工作位置,手臂自帶相機識別貼在設備上的Landmark標簽后,就可以快速補償空間位置誤差,然后開始工作,大大減少現場調試時間;協作型手臂簡單易用,其所需要的工程師培訓時間和工程師數量將更少。因此,預計到2027年,全球協作機器人的年收入將達到76億美元,占工業機器人市場的29%,達明機器人從2018年開始全球銷量排名第二,其未來發展不容小覷。